产品中心
0731-55672999
xiao12666@163.com
矿用广播通信系统
产品详细描述介绍
KT456矿用广播通信系统
专利号:ZL201210234190.4、 ZL201220327887.1、ZL201220327886.7、ZL201220327193.8
1、产品概述
◆ 广播通信系统基于以太网络,采用TCP/IP协议,传递数字音频;
◆ 系统采用“光电”传输:井下交换机至分站利用矿用光缆传输,分站至音箱利用矿用屏蔽电缆传输;
◆ 广播通信系统主控部分安装在地面调度中心,为整个广播系统的最高权限;
◆ 分站一般安装在井下人流比较集中的区域,如井下调度中心、候车场、中央变电所等地域;
2、主要功能
● 应急调度指挥
可与电话调度系统联控,实现电话对数字网络广播进行调度指挥及“全区广播”;
地面调度中心可实现“全区紧急广播”及不同区域的“分区广播”;
分站可井下现场进行“站内广播”。
● 井下紧急一键呼
按下分站的“紧急呼叫”,立即连接调度中心的广播主控站,及时汇报井下情况。
● 双向对讲
广播主控站与分站、分站与分站之间可实现双向对讲。
● 监听功能
在调度中心可进行任意分站的环境监听。
● 录音功能
3、辅助功能
◆ 可对广播系统内的广播主控站、分站设定IP地址,能任意对分站等设备终端进行组合分区;
◆ 通过工控PC机可针对分区或全区进行背景音乐播放、语音广播及定时打铃;
◆ 通过网络采集终端可实时采播外接音源(如: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 通过网络报警终端接收其他系统中的报警信号,自动对指定区域进行特定内容的广播;
◆ 可远程对广播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音量、电源管理控制;
4、技术指标
◆ 地面至井下分站:采用矿用单模光缆最远传输距离为20km;
◆ 分站与井下网络交换机:采用矿用网线最远传输距离为100m;采用矿用单模光缆最远传输距离为20km;
◆ 分站至后接音箱:采用2芯屏蔽电缆的传输距离≤1km。
5、配置要求

6、装置结构图

分站配接井下环网
◆ 分站可直接接入井下环网交换机。
◆ 与环网交换机距离≤100m时,选用矿用网线连接。
◆ 与环网交换机距离≥100m时,选用矿用单模光缆连接。

分站的光缆连接—树形布置
◆ 单台分站需占用1芯光缆。
◆ 多芯主光缆的芯数≥分站数量。
◆ 多芯主光缆直接连接至地面交换机,利用光缆盘纤 盒分支连接至分站。
◆ 此方式适用巷道分支较多、分站较多或井下无环网的情况。

分站的光缆连接—级联式布置
◆ 如图所示,分站利用一根矿用光缆总体连接至地面交换机、井下环网交换机。
◆ 每个分站相当于一个节点,一根矿用光缆最多接8个分站。
◆ 此方式适用巷道分支少、延伸较远及分站少的情况。

分站的光缆连接—复合式布置
◆ 如图所示,分站的布置方式综合了树形与节点式的两种方式。
◆ 此方式适用多水平、巷道分支多、及分站多的情况。

音箱的布置
◆ 音箱通过屏蔽电缆接入分站(允许多支路接入);
◆ 分站至后接终端的传输距离≤1km,当多条支路时,以最长的支路距离计算;
◆ 分站后接音箱总负载数量≤8台。

专利号:ZL201210234190.4、 ZL201220327887.1、ZL201220327886.7、ZL201220327193.8
1、产品概述
◆ 广播通信系统基于以太网络,采用TCP/IP协议,传递数字音频;
◆ 系统采用“光电”传输:井下交换机至分站利用矿用光缆传输,分站至音箱利用矿用屏蔽电缆传输;
◆ 广播通信系统主控部分安装在地面调度中心,为整个广播系统的最高权限;
◆ 分站一般安装在井下人流比较集中的区域,如井下调度中心、候车场、中央变电所等地域;
2、主要功能
● 应急调度指挥
可与电话调度系统联控,实现电话对数字网络广播进行调度指挥及“全区广播”;
地面调度中心可实现“全区紧急广播”及不同区域的“分区广播”;
分站可井下现场进行“站内广播”。
● 井下紧急一键呼
按下分站的“紧急呼叫”,立即连接调度中心的广播主控站,及时汇报井下情况。
● 双向对讲
广播主控站与分站、分站与分站之间可实现双向对讲。
● 监听功能
在调度中心可进行任意分站的环境监听。
● 录音功能
通过上位机软件对广播系统内的对讲和语音广播内容进行自动录音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中,用户可通过
录音管理系统软件对其文件下载并另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3、辅助功能
◆ 可对广播系统内的广播主控站、分站设定IP地址,能任意对分站等设备终端进行组合分区;
◆ 通过工控PC机可针对分区或全区进行背景音乐播放、语音广播及定时打铃;
◆ 通过网络采集终端可实时采播外接音源(如: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
◆ 通过网络报警终端接收其他系统中的报警信号,自动对指定区域进行特定内容的广播;
◆ 可远程对广播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音量、电源管理控制;
4、技术指标
◆ 地面至井下分站:采用矿用单模光缆最远传输距离为20km;
◆ 分站与井下网络交换机:采用矿用网线最远传输距离为100m;采用矿用单模光缆最远传输距离为20km;
◆ 分站至后接音箱:采用2芯屏蔽电缆的传输距离≤1km。
5、配置要求

6、装置结构图

分站配接井下环网
◆ 分站可直接接入井下环网交换机。
◆ 与环网交换机距离≤100m时,选用矿用网线连接。
◆ 与环网交换机距离≥100m时,选用矿用单模光缆连接。

分站的光缆连接—树形布置
◆ 单台分站需占用1芯光缆。
◆ 多芯主光缆的芯数≥分站数量。
◆ 多芯主光缆直接连接至地面交换机,利用光缆盘纤 盒分支连接至分站。
◆ 此方式适用巷道分支较多、分站较多或井下无环网的情况。

分站的光缆连接—级联式布置
◆ 如图所示,分站利用一根矿用光缆总体连接至地面交换机、井下环网交换机。
◆ 每个分站相当于一个节点,一根矿用光缆最多接8个分站。
◆ 此方式适用巷道分支少、延伸较远及分站少的情况。

分站的光缆连接—复合式布置
◆ 如图所示,分站的布置方式综合了树形与节点式的两种方式。
◆ 此方式适用多水平、巷道分支多、及分站多的情况。

音箱的布置
◆ 音箱通过屏蔽电缆接入分站(允许多支路接入);
◆ 分站至后接终端的传输距离≤1km,当多条支路时,以最长的支路距离计算;
◆ 分站后接音箱总负载数量≤8台。


